电子科技大学-乾元国家实验室2025年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招生报名通知
2025年度博士招生考试已正式拉开序幕,目前部分院校已进入初试或初审阶段,接下来华慧考博老师将持续为大家更新2025年博士招生考试折最新情况。请大家即时关注华慧考博网(www.hhkaobo.com) 老师为大家更新2025年国内各院校的博士招生信息及备考经验指南!
欢迎广大考生关注华慧考博微信公众号(huahuib2c),华慧考博频道或者咨询华慧考博官方电话(QQ同步)4006224468,入群确认信息请填写(华慧考博咨询老师)加入群以后,请务必修改你的群名片为你的姓名。谢谢配合!
相关阅读: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援疆博士师资专项计划招生报名通知
电子科技大学-乾元国家实验室2025年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招生报名通知
各位考生:
为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国家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以重大项目为依托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乾元国家实验室2025年将继续和我校共同开展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培养。现将该专项报名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验室简介
乾元国家实验室是中央管理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是电磁(信息域与能量域)科学技术领域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国家核心战略科技力量,主要从事该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实验室于2023年2月成立,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主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办公及科研设施面积近百万方。
电磁空间系统技术领域聚焦电磁空间多功能系统融合与集成、分布式协同感知与对抗、体系电磁资源融合与管控等方向,建有国内独有、功能完备、超宽谱的大型电磁特性测量与电磁对抗平台(多功能微波暗室),分布式协同实验平台(3000亩大型电子系统实验场),电磁态势与智能管控研究平台及各类先进测试系统等。
定向能技术领域聚焦高功率微波、高能激光、电磁动能和粒子束等方向,建有世界首个体系完备、多维参数可调的高功率微波效应与效能研究平台,国内独有、世界一流的定向能交叉融合研究平台。
基础与共性技术领域聚焦AI驱动的电磁平行空间、射频微系统超越摩尔路径等方向,建有国际一流、独具特色的电磁领域基础共性技术软硬件底座平台体系,国内独有、世界一流的数智融合驱动和虚实演进迭代优化的电磁数字设计与仿真平台、光电融合与3D异构集成微系统工艺平台(6000㎡百/千级洁净间)等。
前沿技术领域聚焦电磁领域颠覆性重大原创理论与技术方向,建有量子探测、先进光电融合等平台,正在建设世界独有、超大尺度、超高精准电磁空间精准测定大科学装置。
此外,乾元国家实验室还建有开放共享的电磁超算中心,电磁大数据中心和一流的情报信息研究中心。
二、招生计划
注:实际录取情况可根据生源情况适当调整。
三、申请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4月17日至5月6日(含网上报名和材料提交)。
填报网址:yzbm.uestc.edu.cn
考生请先访问报名系统,选择“博士研究生招生”,并注册账号(已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如本次申请该专项,须重新注册)。注册批次请选择:乾元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
四、申请条件
申请人须符合《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报考学院规定的条件,参照《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通知》(点击查看链接)的相关要求,按时提交报名信息和材料。
报名结束后专项类型不能更改,未通过资格审核或不按照规定填报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请考生在申请前务必了解清楚相关政策后进行报名。
考核与录取工作将由学校和乾元国家实验室联合组织,有关学院负责具体实施。考核与录取工作的安排和要求另行通知。
五、培养模式
1.本专项录取博士生的学籍归属电子科技大学。学制和最长学习年限等要求按我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2.本专项主要采用“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乾元国家实验室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制定联合培养计划,课程学习在电子科技大学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主要在乾元国家实验室进行,研究课题来自乾元国家实验室重大科研任务。
3.联合培养博士生符合我校毕业条件的颁发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证书;符合我校博士学位授予要求的,授予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
4.专项培养特点和优势
(1)科研平台优势:根据校企合作实际,可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最前沿创新研究提供支撑。
(2)师资指导优势:能够获得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的直接指导,并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3)待遇资助优势:具有竞争力的助研津贴等。
(4)职业发展优势:优秀毕业生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在乾元国家实验室工作。
六、联系方式
乾元国家实验室联系方式:0571-28220314
电子科技大学研招办 联系方式:028-61830260
各学院联系方式:https://yz.uestc.edu.cn/lxwm.htm
附件:2025年拟开展联合培养的导师名单
注:导师名单为当前双方协商的暂定名单,具体导师以培养过程中实际安排为准。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